《永恒的初心-赣南苏区红色故事》一片丹心向阳开
是金子,到哪里都一样闪闪发光。原中共信丰县委书记曾纪财,就是在革命熔炉中淬炼的真金,无论顺风顺水,还是身处逆境,甚至面对死亡,他总是一腔赤诚,无怨无悔,处处闪耀着共产党员的烁烁光华。
那是1935年3月初,按照中央分局部署,留守中央苏区的红军分成九路陆续突围。项英、陈毅率领的最后一路突围队伍,准备前往信丰油山,开展游击战争。
为缩小行动目标,陈毅和项英各带两个警卫员,另行突围。他们刚走出树林,一个蓬头垢面的汉子一把拉住陈毅:“陈军长,好不容易才把您找到……”
“你是……”陈毅觉得这个手拿国民党士兵旧钢盔,面黄肌瘦的汉子有点面熟。
“陈军长,您不认得我了?我是曾纪财呀!”
“你是曾纪财?”陈毅万分惊讶,“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就如同是失群的孤雁找到了娘亲,曾纪财不由“哇”的一声,放声大哭。原来,1930年间,曾纪财担任信丰县委书记,和陈毅同志相识相知,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前夕,调任闽西代英县县委书记。在任职期间,他被“左”倾错误执行者指责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撤销县委书记职务,罚他到红军后方处抬担架。抬了两三个月担架后,因工作突出,又提拔为担架队队长。中央红军撤退时,上级派他押送一批土豪劣绅去地方苏维埃政府,可途中遭到国民党飞机狂轰滥炸,土豪劣绅逃跑了一半。这下糟糕,“右倾机会主义”这顶帽子,更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中央红军走了,地方苏维埃政府谁能收留一个戴着“严重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帽子的人?这里推,那里推,眼看就要硬生生地把他推出革命队伍了!
陈毅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回家?”
“我哪里还有家?”曾纪财发出一声叹息,“我与当地土豪劣绅之间仇深似海、势不两立。房子早已被他们烧掉,父亲也被他们杀害,妻子王丁珠牺牲在为红军挑粮的途中,像我这样的人,离开了党,离开了革命队伍,还能去哪?我只得拿着这个钢盔一路讨饭,四处寻找革命队伍,好不容易才找到您。”
“真是岂有此理!”陈毅心潮起伏,“纪财同志,斗你右倾机会主义是错误的,你不是机会主义……事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你就不必去计较了。”
曾纪财声音哽咽:“陈军长,现在革命遭到了损失,我很心痛!我个人的事希望将来能重新作一个结论。”
陈毅连声说道:“是的,是的,中央苏区失败了,我和你一样感到很伤心。但是,中央苏区的失败,不等于中国革命的失败。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我们要吸取教训,另想办法,争取革命的胜利!你就跟我们一起去打游击吧。”
“好!好!好!”曾纪财破涕为笑。
陈毅从口袋中抓了一把炒米给曾纪财。曾纪财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陈毅又把身边的项英介绍给他,并问他去油山的路熟不熟。
“这一带我熟透了。”曾纪财坦然应答,“过去我常在这一带跑。”
“太好了!”陈毅和项英不约而同地笑了,“来,我们一起商量商量。”
第二天早饭后,曾纪财向老百姓借了几套衣服,陈毅化名为老刘,项英化名为老周,扮成商人,几个警卫员扮成随从,从容地下了山。由于曾纪财人熟路熟,巧妙安排,加上乡亲们的掩护,他们终于与先期到达油山的中共赣粤边特委书记李乐天、副书记杨尚奎,少共赣粤边特委书记刘新潮等同志会合。从此,项英、陈毅直接领导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
项英、陈毅到油山后,派曾纪财担任大龙中心区委书记,负责把突围到该区的红军和当地游击队集合起来,恢复党组织,成立中心区委。由于曾纪财出色的领导才能,大龙中心区委的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而曾纪财也成为了赣粤边游击战争的传奇式英雄。
1936年2月,因叛徒告密,曾纪财不幸在西牛杨灵坑被俘。敌人用铁丝把曾纪财的鼻子和手掌穿起来审问,后来,又用三四寸长的大铁锥子,在曾纪财身上扎洞,每扎一个洞,就插进一根鸡毛……敌人的种种酷刑都没有使曾纪财屈服,最后曾纪财壮烈牺牲。
1937年12月7日,项英在向中央的报告里赞扬曾纪财:“较有办法,他能力强,而且能艰苦工作。”他的牺牲,“对于我们是最大的损失,使该区工作从此以后失掉领导中心”。陈毅也称赞曾纪财:“这是个很好的同志。这个人的特点是不抱怨,……可惜后来他牺牲了,牺牲得很英勇。”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每当人们唱起《红梅赞》中这段歌词时,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曾纪财。他,不就是丹心向阳的一枝雪里红梅吗?
于都思政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长汀、古田、龙岩、井冈山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专业师资力量、知名党史专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念对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的中青年骨干进行瑞金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党性教育培训、企业团建、研学旅行实施信念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 我们竭力给您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swacc.cn/wh/book/1/2020/0428/485.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