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红色培训讲解稿 > 井冈山红色培训讲解稿 >

井冈山龙江书院现场讲解稿_导游词_讲解词

1、龙江书院基本情况介绍

       这里是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旧址,同时也是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第一次会见旧址。这栋房屋,原来是座书院,叫“龙江书院”,它是由湘赣边界的茶陵、酃县、宁冈三县的客家人集资,于清道光庚子年,也就是1840年修建起来的,其建筑面积为3897平方米,是当时湘赣边界客家人子弟念书就读的重要场所。建国后,国务院于1961年3月4日,将这里的两个革命旧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三湾改编后来到这里,并在古城的前委扩大会议上,制定了在井冈山区域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斗争,创建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的决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布置长期斗争,工农革命军在茅坪安下家后,即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沿湘赣边界进行游击活动,扩大政治影响,继而攻克了茶陵县城。但是“这斗争一天比一天激烈”,部队官兵的“伤、亡、病、逃,损失甚多”,补充的兵员往往得不到训练就要投入战斗,“军事技术差,作战只靠勇敢”。同时,随着地方武装的发展,还需从军队中抽调优秀分子去担任地方赤卫队长等指挥人员,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培养和训练下级军官,造就大批军事指挥人才,1927年11月下旬,前委书记毛泽东指示在龙市筹办军官教导队。
       这里是书院的中厅,叫做“明道堂”,顾名思义,也就是传授学问,获取知识的场所。当年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官教导队的课堂就设立于此。
       这一期教导队的学员共有一百多人,他们是来自军队中选派的班、排长及优秀战士,和湘赣边界各县选派的工农运动骨干分子。全队编为四个区小队。教导队队长由黄埔军校出身的吕赤同志担任,蔡钟任党代表,4个区小队长分别是陈士榘、张令彬、陈伯钧、王良,并从部队中抽调袁炎飞等人担任教官。

       按照办学的要求,教导队以军事教育为主,同时学习政治和文化。军事方面有队列、单兵刺杀、地形地貌利用和军事指挥等训练内容;政治方面有阶级斗争、土地革命、政权建设等内容;文化方面则结合当时的政治口号,比如:“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封建统治”、“实行土地革命”、“扩大人民武装”、“建立红色政权”等,既认熟这些字,又理解其中的含义是什么。为了提高学员的实际能力,教导队除在课堂上授课和集中操练外,还经常组织下乡,到古城、新城、茅坪等地进行社会调查活动,调查的内容很广,包括行政区划、人口、阶级、土客籍矛盾、土地占有情况,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然后填写调查表。教导队每天三操两讲,即早、中、晚三次操练,上下午讲课,训练十分紧张和严格。
       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加之敌人进行的经济封锁,因此,教导队的学习条件很差,笔墨纸张也成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学员们想了不少办法,如用柳枝烧成炭条,用竹片削制蘸水笔,用棕丝、笋壳、杉树皮来替代排笔写标语等。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教导队的工作。他时常来到教导队驻地,给学员们讲课,要求学员做到“三不八能”,即不嫖、不赌、不偷;能写、能说、能唱、能算、能刻苦耐劳、能打仗、能生产劳动、能诚实可靠。
       有一次,党代表蔡钟请毛泽东给学员讲革命,什么叫革命?革什么命,怎样革命?蔡钟说他讲不透。
       毛泽东应允了。他来到教导队,深入浅出地阐述“革命”的含义,使学员一听就懂。时隔半个多世纪,当时的学员谭震林同志还能记忆犹新地回忆起来,他说,毛泽东一边打着手势,一边说“大家都知道舂米吧,舂米的方法,一个是拿着棍棒,你顿一下,把谷子舂成米。另一个方法是用水车,上面安一棒子,棒子上捆块石头,水一冲,水车不停地转支,下面的石臼就不停地舂米,这个方法就革了前一个方法的命,更进步了。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机器碾米,机器转动起来,谷子很快就成米,这又是一场革命,又进步了。”“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什么?革命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所有人力的生产,变成用机器的生产。要达到这个目的靠谁呢?靠群众自己,那么群众怎么知道革命的道理呢?那就是靠我们共产党员去给他们讲。所以你们到哪一个地方,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这期教导队办至1928年2月下旬结束,学员们结业后回到各自的岗位,积极地投入了艰苦的斗争中,并担当了重任。如:宁冈的谢华光担任了县赤卫大队长,莲花的刘仁堪担任了县工农兵政府主席等。他们在井冈山武装割据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官教导队的开办,为我军培育了大批军事指挥人才,它不仅解决了当时部队干部缺少,不能保证斗争需要的问题,而且由红军派人到地方去充当赤卫队长的情况也得到了调剂,为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的创建造就了一支富有斗争经验的干部队伍,同时,也为我军后来创办各种军事训练班及军政院校提供了宝贵经验。
       这里所陈列的课桌和凳子是经过复制的,在两边墙上陈列的版面中,有几幅照片,上面记录的内容极为珍贵,那是当时教导队的学员蔡德华烈士保存下来的教导队授课内容的笔记,这本笔记本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个楼阁是龙江书院的最高建筑,叫做“文星阁”。当年毛泽东和朱德同志以及两支部队的主要负责人就在这里进行了第一次会见和会谈。1928年4月26日,朱德、陈毅带领的八一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农军,一万多人马,来到了井冈山。接着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酃县接龙桥击退尾追之敌,完成接应掩护任务之后,也于4月28日回到了龙市。当毛泽东得知朱德等人住在龙江书院时,即来到这里看望,在龙江书院的门外院坪里,毛泽东和朱德同志第一次见面,两人的心情都很激动,双手紧紧相握,毛泽东高兴地说:“这次湘粤两省的敌人竟没有整到你!”朱德不无感激的答道:“我们转移得快,全靠他们的掩护。”接着,在何长工的提议下,两支部队的主要负责人一起登上文星阁,进行了亲切、热烈的会谈。
       参加此次会谈的同志还有陈毅、王尔琢、胡少海、王展程、邓允庭、何挺颖、宛希先、袁文才、朱云卿、何长工、蔡协民、伍中豪等人。交谈当中,毛泽东介绍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展开武装割据斗争的情况;朱德也讲了他们退出广东,转战粤赣边界,最后进入湘南的情形。最后大家商定两军会合的有关大事,决定两支部队进行合编,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并先行召开军中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军委,确定干部人选。
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红军的主力,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的巨手相握,共同掀开了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革命史崭新的一页。

2、龙江书院讲解稿相关人物

       刘仁堪  蔡德华

3、龙江书院讲解提升主题建议

(1)艰苦奋斗攻难关
       从蔡德华的笔记本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条件十分艰苦,物质非常匮乏,就连纸张也是稀有之物。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革命前辈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秉持勤俭节约的美德,即使敌人写过的笔记本,也如获至宝,倒着写,并至死珍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任务十分艰巨。这就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物尽其用、量入为出,从细处着手,从小事着眼,从节俭考虑。
(2)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是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和胜利的战略支撑。
       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正式新型人民军队——中国红军第四军,成为井冈山斗争乃至以后人民军队发展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井冈山会师,奠定了中国红军和武装斗争的基础,为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的形成,推动了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这一会师,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伟大和深远的意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回顾井冈山斗争时期一代伟人的建军过程和建军思想,对于新时代的强军之路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如今,在世界发生如此大的变局,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群众路线仍然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就得靠强大的人民军队保家卫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和人民军队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就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习近平建军90周年讲话)就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保好驾,护好航。

      于都思政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长汀、古田、龙岩、井冈山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专业师资力量、知名党史专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念对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的中青年骨干进行瑞金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党性教育培训、企业团建、研学旅行实施信念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 我们竭力给您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