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李德为什么成为红都瑞金的“太上皇”

李德随红军长征到延安后的留影(资料图)
1932年春,李德以优异的成绩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被苏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从事情报工作。李德与尤尔特每星期与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洛甫见一次面交谈一些政治和军事问题。
1933年初,临时中央准备迁往中央苏区。李德就成为红都瑞金的第一个外宾。为迎接李德的到来,博古早就下令在沙洲坝大兴土木,在一片开阔平坦的稻田中间,修建了一栋约l00平方米典型赣南客家民房。正屋共有3间,中间的堂屋用作会议室,东间是李德的卧室,西间住着翻译伍修权和王智涛。由于它孤零零地矗立在稻田中间,红都人称之为“独立房子”。
这时,蒋介石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博古排挤了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后,自己对军事指挥又一窍不通,李德的到来,对他来说,犹如一场及时雨。李德刚到瑞金的那天晚上,博古和洛甫就去“独立房子”与李德秉烛长谈。
李德针对蒋介石采取的步步为营堡垒推进的新战略,也提出了“短促突击”的反“围剿”的“新战术”。 李德就在“独立房子”里,绕着地图,指挥了这场规模宏大的反“围剿”战争。
每当接到前线的电报,不论白天黑夜,立即送到“独立房子”,先由参谋在堂屋挂的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查找电文所指的地点,并根据内容按比例绘成略图,用红蓝铅笔标出敌我态势及其行动方向,附在电文后面,译成俄文,一起呈送给李德。李德接过电报后,就围着墙上的大地图,一边不停地吸烟,一边苦思冥想,不时地拿着红蓝铅笔在地图上勾来划去。然后,李德口述他的命令,让伍修权译成中文电文,转交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送给军委的朱德、刘伯承或中共中央的博古、洛甫签署后执行。

博古
李德仅凭比例尺丈量地图上的距离,计算部队应有的进度,定下到达和投入战斗的时间,加上朝令夕改,弄得前线指挥员手忙脚乱。从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就不断地打败仗。可李德却不认为这是他瞎指挥的结果,反而认为前线指挥员没有认真执行其短促突击战术,经常发脾气骂人,动辄处分前线军官,甚至于要问斩。李德成了红都颐指气使的“太上皇”。
于都思政红色文化培训中心依托瑞金、于都、长汀、古田、龙岩、井冈山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专业师资力量、知名党史专家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理念对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的中青年骨干进行瑞金红色培训、井冈山红色培训、党性教育培训、企业团建、研学旅行实施信念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 我们竭力给您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swacc.cn/wh/n/525.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站内容及图片如没注明出处则来自网络,无从考证来源,仅用于公益传播,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或直接联系我们告知删除或标注来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