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苏维埃干部学院

0796-8230555 联系我们

从瑞金走出的开国元勋

瑞金,是共和国摇篮,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八一”建军节的诞生地。在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走出了一大批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和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

从瑞金走出的开国元勋(一)

 

1、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

 领导创建中央苏区。曾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中共前委书记,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共总前委书记。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主席、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职。

 

 

2、周恩来(1898—1976)江苏淮安人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第一、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劳动与战争委员会主席,少年先锋队中央总队部党代表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兼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

 

 

3、刘少奇(1898—1969)湖南宁乡人

1932年冬进入中央苏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第一、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

 

 

4、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人

领导创建中央苏区。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红一军团总指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中革军委野战司令部司令员,第一、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军事人民委员部部长、劳动与战争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陈云(1904—1995)江苏青埔(今属上海)人

1933年1月到达中央苏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局白区工作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党团书记、副委员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常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等职。

 

 

6、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

1931年8月到达瑞金,先后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中共会昌县委书记、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兼江西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委员,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红军总政治部代理秘书长兼《红星》报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全国政协主席、中顾委主任等职。

 

 

7、任弼时(1904—1950)湖南湘阴唐家桥人

1931年4月到达中央苏区。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局组织部长,中央党校校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8、张闻天(1900—1976)上海南汇人

1933年1月进入瑞金。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党报编辑委员会主任,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等职。

 

 

9、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人

1932年到中央苏区。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工农检察委员会代理主席,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副校长、中共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监察委书记。

 

 

10、林伯渠(1886—1960)湖南临澧人

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曾任中共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央财政部部长,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1、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

中央苏区时先后任红三军团总指挥兼中共前敌委书记,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西路军总指挥兼东方军司令员,第一、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2、林彪(1907—1971)湖北黄冈人

曾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总指挥、军团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第一、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

 

 

13、聂荣臻(1899—1992)四川江津人

1931年12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红军东路军政委,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科委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

 

 

14、刘伯承(1892—1986)四川开县人

1931年底进入中央苏区。曾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瑞金卫戌司令员,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5、罗荣桓(1902—1963)湖南衡东人

中央苏区时期,曾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巡视员,武装动员部部长,扩红突击队总队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兼21师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6、陈  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

中央苏区时曾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红四军前委书记,红六军(后改红三军)政治委员、军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中共赣西南特区委书记,江西军区总指挥,西方军总指挥,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7、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

1931年春到中央苏区,曾任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中革军委总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瑞金卫戌司令,闽赣军区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全国人大委员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8、贺  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

1927年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南昌起义后随起义部队南下至瑞金,并在瑞金绵江中学入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

 

 

19、王稼祥(1906—1974)安徽泾县人

1931年3月到达中央苏区,曾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一、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外交人民委员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苏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届中央委员。

 

 

20、杨尚昆(1907—1998)四川潼南人

1933年1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红色中华》报、《斗争》报编辑,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副校长,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21、胡耀邦(1915—1989)湖南浏阳人

1933年1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少共儿童局书记、中央苏区反帝拥苏总同盟宣传部部长兼青年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团中央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职。

 

 

22、邓颖超(1904—1992)广西南宁人

1932年5月进入中央苏区,曾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组织部干事,中央局秘书长兼中央政府司法部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长,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等。

 

 

23、王  震(1908—1993)湖南浏阳人

1934年1月到达瑞金,参加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顾委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十二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24、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

    1933年奉命到中央苏区工作,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中央内务人民委员,中央司法人民委员,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副校长。1934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25、滕代远(1904—1974)湖南麻阳人

 1929年1月进入中央苏区,历任红五军党代表,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红四军副党代表,红一方面军副政委,中革军委总武装动员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铁道部部长、党委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

 

 

26、李维汉(1896—1984)湖南长沙人

 1933年到中央苏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局)部长,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党校)校长。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补选为候补中央委员,任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统战部部长,中顾委副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27、曾  山(1899—1972)江西吉安人

 1926年在赣西南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书记、特委委员。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内务部部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交通部部长,纺织部、商业部和内务部部长等职。

 

 

28、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

 1930年从莫斯科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1931年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教育部副部长、代部长,长期主持苏维埃共和国教育工作。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等职。

 

 

29、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

 1931年到中央苏区工作,任少共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兼《青年实话》主编,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30、邓子恢(1896—1972)福建龙岩人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宣传部部长,闽西特委书记,临时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局第二书记,中南军区第三政委,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计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31、童小鹏(1914—2007)福建长汀人

 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一直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兼总理办公室主任,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32、李富春(1900—1975)湖南长沙人

 1931年到中央苏区工作,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务院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重工业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中共八届五中全会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33、吴亮平(1908—1967)湖南宜章人

 1932年10月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政治宣传部部长。1933年2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民经济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企业管委会副书记,化工工业部副部长,中央党校顾问等职。

 

 

34、吴溉之(1898—1968)湖南平江人

 土地革命时期,先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平江起义。曾任红五军政治部主任,红一师政治委员,红三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央党务委员会秘书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监委常委,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35、李六如(1887—1973)湖南平江人

 1930年到中央苏区,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部长,财政部长,苏维埃国家银行副行长、代理行长等职。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党组书记,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36、叶季壮(1893—1967)广东新会人

 1931年到中央苏区,任红七军政治部主任。1932年任红军总政治部政务处处长。1933年4月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政委,5月任红一方面军供给部部长兼政委。1934年5月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政委,10月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政府贸易部部长,对外贸易部部长,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财贸办副主任等职。

 

 

37、何长工(1900—1987)湖南华容人

 1929年1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党代表兼宁岗县委书记,坚持井冈山斗争。后任湘赣边界特委常委,红五军第五纵队党代表,红八军军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红五军团十三军政委,红军大学校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38、钱之光(1900—1994)浙江诸暨人

 1933年夏进入中央苏区,历任中央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央对外贸易总局局长。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轻工业部部长等职。

 

 

39、杨立三(1900—1954)湖南长沙人

 1929年春随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军第三纵队辎重队队长兼政治保卫科科长,1930年6月任红一军团十二军军需处处长,10月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兼总经济处处长。1931年冬任中革军委财政部部长。1933年任中革军委总兵站部部长兼政委。1934年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40、宋裕和(1902—1970)湖南汝城人

 1929年1月随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负责红军军需工作,12月参加“古田会议”,当选为前敌委员,任红四军经理处处长。1930年2月参加“二七”陂头会议,后任红三军支队党代表,10月任红三军七师十九团政委。1932年任中革军委无线电总队政委,6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933年5月后任中革军委三局(管理局)局长。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后勤部副部长兼营房管理部部长,国务院建筑工程部部长等职。

 

 

41、王  诤(1909—1978)江苏武进人

 1930年底参加红军。1931年1月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电台大队大队长,11月任无线电总队长。后相继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通信主任,中革军委通信联络局局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电讯总局局长,政务院邮电部副部长,解放军通讯兵部主任,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42、贺  诚(1901—1992)四川射洪人

 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任中革军委总军医处处长,红军总医院院长兼政委,中央内务部卫生管理局局长,中革军委抚恤委员会主任。1934年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等职。

 

 

43、傅连暲(1894—1968)福建长汀人

 1927年在福建长汀任福音医院院长时,尽力抢救南下的八一起义部队伤病员。1933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中央红色医院院长等职。1934年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等职。

 

 

44、刘少文(1905—1987)河南信阳人

 1933年冬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兼任《革命与战争》编辑,后任中共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纺织工业部部长,华东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中央军委联络部代理部长、情报部部长,总参谋部二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等职。

 

 

45、方  方(1904—1971)广东普宁人

 1930年进入闽西根据地,任上杭中心县委书记,红九团政委。红军主力长征后,就地坚持游击战争,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兼第一作战分区政委、常委,中共粤赣边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东省政府副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共侨委党组书记、侨委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

 

 

46、王观澜(1906—1982)浙江人

 1930年进入中央苏区,任县委书记,闽粤赣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红色中华》报总编辑,中央土地部副部长、代部长,查田运动委员会主任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农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国务院农林办副主任兼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等职。

 

 

47、陈正人(1907—1972)江西遂川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遂川县委书记,湘赣边界特委副书记,中共江西省委代理书记,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建筑工业部部长,中共中央农业工作部副部长,国务院农林办副主任,农业机械部副部长,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等职。

 

 

48、伍修权(1908—1997)湖北江夏(今武昌)人

 在中央苏区任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参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育主任,汀连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红一军团第三师政委。1933年10月任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三、四、五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外交部东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等职。

 

 

49、雷经天(1904—1959)广西宣化人

 1931年4月随红七军在江西永新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同年7月随红七军进入中央苏区,参加第三次反“围剿”。后在肃反中遭受诬陷。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年6月任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后任上海华东政法学院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

 

 

50、汪金祥(1907—1983)江西弋阳人

 1927年参加革命工作,一直从事赣东北苏区革命斗争,担任要职。1934年1月任闽浙赣省代表团团长,率代表团到瑞金出席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中央执行委员。此后调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务委员兼省政府副主席,不久兼任省政治保卫局局长,国家政治保卫局侦察部部长。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江西坚持斗争,曾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员、常务委员兼政治保卫分局局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兼东北公安军司令员及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务委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政法委主任及东北公安局局长,公安部副部长兼中央监委驻公安部监察组长、公安部顾问等职。

 

 

51、张宗逊(1908—1998)陕西渭南人

 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6月,任红一军团第十军代参谋长,10月任十二军三十六师师长。1933年6月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一团团长,11月任红五军团第十四师师长。1934年入红军大学学习,6月任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后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第一局局长。1934年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52、冯文彬(1910—1997)浙江诸暨人

 1929年秋进入闽西苏区。历任红四军军部、红一军团总指挥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交通大队政治委员,总前委特委大队政治委员,无线电大队政委,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少共国际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中共天津市委常委,上海市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等职。

 

 

53、蔡  畅(1900—1990)湖南湘乡人

 1931年底进入中央苏区,长期从事妇女运动。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妇联主席。历任中共第八届至十一届中央委员,全国人大一至五届常委和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瑞金苏维埃干部学院是对外开展党性教育、红色教育培训红色研学、党务干部培训和红色拓展的专门机构。
 

 

原文链接:http://www.swacc.cn/about/notice/3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